汕头市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二期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一、抽检概况
根据《汕头市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5年汕头市潮阳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潮阳市监〔2025〕25号)文件精神,汕头市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广东万田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地辖区内餐饮环节的大米、食用植物油(含煎炸用油)、调味品、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餐饮食品、餐饮具、食用农产品进行随机性抽样检验工作,本期共抽检食品228批次。
二、食品抽检信息
上述抽样检验的228批次食品,检验结果合格219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为96.05%。不合格项目为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大肠菌群、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铅(以Pb计)(具体产品抽检信息见附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对经营不合格食品的单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三、不合格项目分析
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大肠菌群:指示性微生物,主要反映了产品的卫生学状况及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铝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在豆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限量,长期食用铝元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铝摄入量不超过120毫克。不合格原因可能是违规使用,原料带入,过程控制不严。
铅(以Pb计):铅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可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明确了铅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限。不合格主要原因有可能说明生产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或者使用了铅含量超标的原料生产设备、包装迁移造成。
酸价(以脂肪计)(KOH):酸价是衡量食品中有机酸含量的重要指标,在食品检测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能够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品质状况。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不合格主要原因可能是煎炸油使用时间过长,煎炸食物中水分太多导致。
附件1汕头市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二期)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验合格产品明细表.xlsx
附件2汕头市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二期)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验不合格产品明细表.xlsx



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