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潮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走进潮阳 > 经济发展
分享到:
经济发展
  • 2025-04-03 08:41
  • 来源: 潮阳区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潮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潮阳砥砺奋进、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全力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以奋进姿态推动潮阳高质量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6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91.4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3亿元。4项市经济考核指标超额完成,排名全市前列。

  (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构建。主导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荣昌纺织高端面料首期、都市智慧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汕头国际纺织城在建面积超250万平方米,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纺织工业园首期交付面积70万平方米,上千家省内外纺织企业入驻园区。能源产业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华能5、6号机组新建项目、华电二期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华能熔盐储热调频调峰安全供热综合提升示范项目顺利投产,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等一批风光火储能源项目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蓄势启航,首期规划2093亩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正式开工,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中试基地及产业平台项目落地建设,首批签约入驻企业17家、涉及项目总投资63.8亿元。商贸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城区、海门、和平、谷饶四大片区商圈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全区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22家。粤东海岸农商城一期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圆通速递智创园、和平电商小镇加快建设,全区快递年业务量达到14.55亿件,增长75.73%。产业园区加快扩面提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7.91亿元,增长79.12%。汕头国际纺织城9条市政道路全面通车、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印染中心高标准中水处理工程一期、金浦高新科技产业片区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完成建设。TCL循环经济产业创新基地、中国资环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落地投产。

  (二)产业发展动能积厚成势。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启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与省内外92个地区“跨域通办”合作事项超万项。动态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调整下放政务服务事项35项。开通绿色通道服务好汕头国际纺织城入驻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产业项目“交付即交证”。实施“工改工”1092亩,新增工业用地2529亩。组合式税费支持等助企惠企措施全面落实,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5亿元。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新登记经营主体17179家,新增“四上”企业11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9家。创新驱动战略稳步实施。落实各级政策扶持资金1.19亿元,推动42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50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9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启动建设,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52家。质量强区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新增商标注册量5952件、专利授权量3429件。对外开放工作取得实效。配合办好“两大盛会”,升级优化“侨胞之家”。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新落地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3个,投资总额181.0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60.7亿元,分别增长5%、20.54%。稳外贸措施有效落实,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8.75亿元、增长9.4%。广东华电丰盛汕头电厂码头投入运营。

  (三)“百千万工程”攻坚推进。坚持以“头号力度”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镇村建设稳步推进。选树2镇23村(社区)作为省第二批典型镇村加快培育,海门、谷饶再次入选全国千强镇,谷饶镇入选全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镇、和平镇上榜全国镇域经济500强,1镇6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乡村经济发展壮大。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7.49万亩、总产量16.36万吨。橄榄、油甘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创新实施订单农业2.0,与国内茶饮领军品牌深度合作,打造全国茶饮行业最大规模的订单农业桑葚种植基地。总投资4.88亿元的锦泰水产品产业园落地建设。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入选省“社村”合作试点县(区),所有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全省试点。“未来乡村”、开放式特色服务区谋划建设有序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串珠连线打造总投资超80亿元的3条区级和10条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带,驻镇帮镇扶村项目、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新建“四好农村路”、美丽农村路43.3公里,310个自然村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绿美潮阳扩绿增美。坚持党建引领乡村绿化,投入5600多万元开展绿美潮阳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种植苗木超28万株,海门镇湖边村入选省“美丽庭院”村。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向“2.0”版本提档升级,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水功能区水质稳定达标,45宗省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举报案件全部办结。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深圳龙华对口帮扶协作和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机制持续深化,与3所高校建立“双百行动”结对关系。总投资4.18亿元的15个建筑业央企合作项目持续推进,海门中学(局部调整)新建综合楼项目入选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省级项目范例。企业结对帮扶实现行政村(涉农社区)全覆盖,“6·30”助力乡村振兴募集资金约4.6亿元。

  (四)区域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总投资606.73亿元的53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县域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交通互联网络更加便利。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4.24亿元,潮汕环线(京灶大桥)潮阳段建成通车,灰田公路贵屿至和平路段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等国省道改造升级项目提速推进,厦深铁路潮阳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汕南大道潮阳段等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河溪水库和14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港河半港泵闸、陈厝寮泵闸重建工程完成建设。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全面铺开,城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基本建成,关埠、铜盂、贵屿镇供水直抄到户管网升级改造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电力保障能力稳步提升。110千伏东明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的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全年新增供电能力约20万千伏安。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成立首个教育集团,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190个、学前教育学位1300个。区中医院异地新建提升工程、大峰医院一期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区中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区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建立融合式紧密型医联体。老旧小区改造一期70个基本完工,二期52个全面启动。人才“一园一站”、全市首家省级“南粤家政”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城镇就业5157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潮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_-_-